听着康术德娓娓的诉说,宁卫民的思绪被带向了极遥远的过去。
不知不觉中,这些讲述里有一些沉重的东西锁住了他,使他感到了命运的残忍与心情的压抑。
澡堂包间外面的喧哗声,头顶上那一片白光的天窗,乃至冒着蒸腾热气的热水,都不能让他的精神感到放松和舒缓。
说实话,他身边这两位堪称良师的老者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
不仅指的是他们的年龄,价值观,思维模式,更在于人生经历。
而他是记得康术德刚刚回京时那落魄情景的。
对比今天老爷子生活得有多滋润,那记忆中当年老爷子的处境就有多凄凉。
所以他完全想像得出,张大勺狼狈回京后,面对物是人非的故土和未知的命运,会是怎样一种悲怆的心态。
他甚至还因此明白了张大勺的一身本事从何而来,为什么中餐西餐就没有不拿手的。
也理解了为什么性格不同、喜好也不相通的康术德和张大勺能成为挚友。
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这大概是最主要的原因。
“师父,那张师傅坐牢了吗?”
“坐牢了。那年月哪儿有地儿说理去?他又是一穷二白,作为战俘被押解回来的……“
“那真坐牢的话,他不会还继续充当监狱长的厨师了吧?”
泡在浴缸里的宁卫民,因为关心张大勺后面的遭遇,忍不住探出半个身子,着急的问。
“嘿,算是让你猜着一半。”
康术德倒是稳得很,一边说着,一百年把一块湿热的毛巾蒙在了自己脸上。
“什么是名厨?真正的名厨那不是谁封的,得有人认。张师傅就是厨子里的厨子,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他做的菜,味道上的差距一吃就吃出来。要知道,他那一身家传本事可是张家好几代人的心血。二十来年,又是在提搂着自己脑袋的情况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融汇了中餐西餐,磨砺得越发精益求精,旁人如何能及?所以同样的菜,他做的就比别人强。别说什么‘紫气东来’、‘紫气东来’这类高档菜了,就连个‘烧白菜’,‘烧茄子’都非同凡响。所以虽然他回来后蹲了大牢,可灶上的手艺却又一次救了他。不过,那监狱长的级别太小,还没这个口福天天吃张师傅的菜。那家伙倒是精明,把他当做礼物,送到了接收大员的府上……”
“接收大员?“
宁卫民对解放前的事儿还无法做到全面了解,难免有知识盲点,这词儿对他来说就挺新鲜。
于是老爷子就为他进一步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对呀,你得知道张师傅被送回来的时候,那是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当时,日本刚投降没多久。背靠美国人的蒋光头在着急派出军队,重新掌控各光复地区的同时,也派出了各方面的高官,代表他从日伪政府里接手权力。”
“这可是肥差啊。所以那些有门路的政客,惦记捞一票的,全都想尽办法获得委任状,然后争先恐后从大后方飞奔曾经的沦陷区。然后就开始按口儿:什么党、政、军、文化、教育、工矿、企业等进行接受。除了接收日本侵略者和伪政府各机关行政权力外,还要接收日伪高官的财产,既‘逆产’。”
“最初呢,京城老百姓对从南方飞来的高官抱有很大希望,认为在京城沦陷时,这个城市的权利都掌握在日寇和汉奸手里,他们是敌人,只会压迫、剥削京城的老百姓。如今山河光复,这些派来的官员都是咱们自己人了,一定会善待自己的同胞,给老百姓做主。”
“但实际上,这些接收大员却让百姓大失所望,从这些接收大员来京城接收了一切后,京城老百姓的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越来越坏。1946年,京城学龄儿童三十二万,失学的高达十五六万。同年底,还发生了两个美国兵在东单练兵场欺负咱们的女学生的恶性事件。”
“特别让百姓失望的是物价暴涨。就为了进行扩军备战,蒋光头滥发纸币引起的通货膨胀,造成民不聊生。19年,京城就有数百家零售店倒闭。5月,大米每斤由法币一千元涨至三千五百元。到发了金圆券,蒋光头硬性规定用三百万法币兑换一金圆券之后,经济更是进一步崩塌。”
“可这些接收大员却对老百姓的疾苦漠然视之,不管不问,他们只顾为自己搂钱,专搂黄金和美金。接受逆产时,好房子好车子全留给自己,另外就是找女人。所以当时老百姓都讥讽这些接收大员是‘五子登科’,指的是票子,金子,房子,车子,女子。”
“那你想想,这帮当官儿的天天这么只顾自己敛财快活,能离得开酒宴吗?那监狱长为了巴结当时京城市长的小舅子,听说这位正想为自己儿子办满月酒呢,就把张大勺给送到这位的府上去了……”
说实话,听到这里,宁卫民完全相信,凭张大勺的本事,足以征服一切嗜好口腹之欲的人。
但他已经知道了张大勺流离跌宕的前半生,对于这个一直为他所敬仰的名厨,也帮了他许多忙的热心长者,他属于关心则乱。
也实在怕再听到什么变故了。
于是还是耐不住性子的急切追问,“这应该是好事吧?张师傅境遇是不是因此改善了?那主家是不是被张师傅的手艺折服了?”
果不其然,耳听康术德说,“这还用问嘛,张师傅的手艺就是越高级的宴会越显工夫,他到了那市长小舅子的府上。当时那市长的丈母娘听说监狱长给送来的厨师会做西太后吃的东西,就要亲自试菜。大概也是故意想考教他,这老太太就给他准备了两扇子猪肉,等于是宰杀好的一整头猪。其他什么材料都没有。”
“跟张师傅见面后,老太太当面就说了,咱也甭扯没用的,现在到处都是打着御厨牌子混事由的。可谁也没吃过宫里的菜,天知道真的假的?你要能做,就用这两扇子猪肉给我做,试试刀。做什么?狮子头,米粉肉,木樨肉,这些常见菜,你给我做出三十六道菜来,要是好吃,你就留下。否则你哪儿来的给我回哪儿去。”
“而这用张师傅的话说,合着把他当口子厨用了,这题目太简单了,家常便饭那就不叫席,他做着都没精神。反正让做就做吧,当天张师傅没用一个人帮忙,就厨房挑了把磨好的菜刀和羊脸子刀,自己一下午就把材料都准备好了。剔骨的,切块的,切片的,剁馅儿的,肥瘦搭配好了。什么丸子肥肉多点,什么丸子瘦肉多点,什么过油七成,什么过油五成,甚至三成,全有讲究规矩。”
“结果当天晚上,把这些材料正式成菜,一道道端上桌儿的时候,主家这一家子就都傻眼了。因为不但端上来的菜好看,适口得很,而且菜色太多了。光丸子就好几样,干炸丸子、四喜丸子、南煎丸子,八宝丸子,琉璃丸子,焦溜丸子,酥肉丸子,炉肉丸子……张师傅出的菜,三十六道可打不住,实际上是一百零八件儿。其中不但有黄焖猪肉、白煮奶猪这样的宫廷菜,还有炸猪排,烤猪膝这样的西式菜。让主家吃的是交口称赞,大人孩子都满意。”
“主家老太太这才知道敢情真遇到好厨子了,一高兴,不但人给留下了,还赏了五块大洋。从此张师傅也从囹圄中脱身,在这家府门住下来了。过了几天,他又在主家孙子的满月酒上亮了一手蟠龙宴。不但为主家博了个好彩头,也让一众宾客吃得服了气,都要跟主家借厨子,他就更是在这家府门站住了脚。今后只要主家请客,必然是张师傅上灶。就连推荐他的那个监狱长也得偿所愿,升了官……”
这样的情节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宁卫民听到这里,除了意气风发,也终于为张大勺轻轻舒出一口气来。
他心说了,确实没有什么人比咱们华夏人自己,更懂得欣赏张师傅的厨艺了。
想也知道,遇到这样富有又讲究饮食,经常宴饮的主家,张师傅的手艺才不会埋没啊。
只可惜就在这时,张大勺的人生际遇又来了个大大转折。
康术德随即哀叹道,“但常言道,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啊。张师傅几度凭着手艺逢凶化吉,这时候是又舒坦了几年,可后脚就却因为这几年的风光遭了殃,受了大罪,从此就一蹶不振,再没个意气风发的时候……”
听老爷子这么一说,宁卫民登时醒悟,想起随后而来的改天换地来了。
只是他同时又有点不理解,张大勺不就是个耍手艺的嘛,怎么打工还会受雇主的牵连?
“师父,这不碍的吧?张师傅不过是个干活儿的?那论起来,也是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怎么会……”
结果这话却让康术德摇起头来,露出更加无奈的悲凉神色。
“干活的?是,他是个干活的。可坏就坏在他活儿干得太出色了,出色得超乎了常人的想象。一个干活的,你能住那么好的四合院?能在整个城都在挨饿忍饥的时候,还有酒有肉,不愁吃穿?这说出去谁信啊?”
这几乎话问住了宁卫民,他支吾了几声,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老爷子则自顾自地又继续回忆了下去。
“我记得很清楚,民国三十七年,也就是1948年下半年,京城就笼罩在战争的气氛下了。富人外逃,中等人家买粮食,储存起来怕围城没的吃。贫穷人家什么也不怕,就盼着破城,改换天地呢。我那马家花园就是那个时候买到手的。马家人能走的也都全走了。到年底,各个城门都关了,城里重要的十字路口都修了防御工事,外面有消息,各线火车都停了,连南苑机场也易手了。”
“这个时候,城里为了接纳南京运来的物资,并且把个个学府知名学者、教授送走,必须在城里修个飞机场。开始打算建在天坛,后来考虑天坛古树太多,不但需要砍树,而且天坛南边紧靠永定门东城墙,不安全。所以后来就决定,将临时机场建在东单。可以说京城里最后一批学者和军政要人就是从东单临时机场逃往南方的。”
“张师傅的主家也是这个时候走的,原本想要带张师傅一起走,哪怕当时一张机票价值千金,许多人打破脑袋也抢不到。可张师傅故土难离,实在怕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肯走了,他告诉主家,自称哪怕再回去坐牢也不走,死也想死在京城。于是主家也就不好勉强了,念着他几年效力的情分,最后不但没再送他回监狱,反倒给了几根金条。两袋白面,还有不少带不走的家什。”
“结果这下子反而坏了,因为张师傅和主家的关系可就更说不清了。说是囚徒,说你是被强迫的,那为什么主家都跑了,没再送你回监狱,反而给了你这么多财物呢?这要没点猫腻,谁信啊?还有你那五国周游,伺候法西斯和美帝军官的事儿又怎么说的?居然和那么多外国人勾勾连连的?你会不会里通外国?是不是负责潜伏的人员?这谁能解释的清楚?”
“所以张师傅在新社会分配工作的时候,因为这些历史问题讲不清,查不清,只能先去个小饭馆上班。再加上移风易俗的原因,新社会崇尚勤俭节约,奢华的饮食也变成了应该受到批评的浪费行为。张师傅的手艺从此能够发挥的机会就更少了。到了六十年代,他被分去个食品小店炸丸子。一干就是十来年啊。后来他能去北极熊掌灶,那是退休之后才应下的差,就跟我去玉器厂看大门似的。不是人家那儿的正式职工。”
“总而言之吧,你瞧瞧他这后半生过得,就是没有丝毫闪光的一直蹉跎了。即便比我强点,那也有限的很。让人怎么说好呢?张师傅的人生受益于他的手艺,可却又会因他的手艺出众而遭遇磨难。这真是一笔糊涂账。”
“所以从张师傅的角度来看,这么一辈子就过来了,弄不好早就哀莫大于心死了。尤其到了这把子岁数,他的收入足够满足他的需要,就更不会看重名和利了。我觉得你能做的也是能是礼下于人,剩下的就只能顺其自然了。要求可以提,但你想要投其所好难。人家愿意给你,是你的造化,如果不乐意,你也万万不要勉强啊……”
整个浴室里雾气蒸腾,玻璃水和瓷砖上的水滴如同凄迷的眼泪。
而此时的宁卫民除了迷茫之感,便是默默无言。
他终于能够体会得到张大勺的心境了。
为什么老爷子的脾气总是那么生硬?显得那么不近人情?
那是对于命运束手无策的困窘,是橘已为枳的感叹。
那是包含着对命运不公的郁结,却无以发泄。
宁卫民忽然觉着辛酸万分。
这老爷子,这辈子活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